你的購物車現在是空的!
情人節符號與愛神的全球指南
1. 情人節的起源
情人節在 2 月 14 日 慶祝,是公認的浪漫愛情節日。其起源融合了 羅馬異教傳統、基督教殉道故事 與 中世紀宮廷戀愛。
- 聖瓦倫丁(St. Valentine):早期基督教中有多位名為瓦倫丁的聖人,但與情人節最相關的是一位因替被禁止結婚的士兵主持婚禮而殉道的牧師或主教。
- 羅馬魯培卡利亞節(Lupercalia):在二月中旬慶祝的生育節日,活動中會以抽籤方式配對男女,後來演變為表達愛意與求愛的節日。
2. 情人節符號
2.1 心形
- 意義:愛情、感情、情感。
- 起源:自 中世紀 起,心形就與愛相關。早期心形符號較為簡化,常似種子或葉子的形狀。
- 全球差異:心形在全球通用,但部分文化也使用其他符號來表達愛,如現代西方的 無限符號。
2.2 玫瑰
- 意義:熱情(紅色)、友誼(黃色)、純真(白色)。
- 起源:玫瑰與 希臘愛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有關,她據說用眼淚和戀人阿多尼斯的鮮血創造了第一朵玫瑰。
- 全球差異:在日本,花的種類與顏色會精心選擇以傳達特定情感。
2.3 邱比特 / 愛神
- 意義:浪漫欲望與俏皮愛情。
- 起源:
- 羅馬神話:邱比特(Cupid)是維納斯的兒子,手持弓箭使人墜入愛河。
- 希臘神話:愛神厄洛斯(Eros)擁有相似特質。
- 象徵:愛情的調皮與不可預測性。在一些文化中,邱比特被描繪成天真無邪的嬰兒形象;在其他文化中,仍保留其調皮或具危險性的特徵。
2.4 鎖與鑰匙
- 意義:承諾與忠誠。
- 起源:如 巴黎 等地,情侶會在橋上掛鎖並將鑰匙丟入河中,象徵永恆之愛。
- 全球差異:此儀式在歐洲城市尤其流行。
2.5 鴿子
- 意義:忠誠與專一。
- 起源:與 維納斯 / 阿佛洛狄忒 有關,她常伴隨鴿子出現。
- 全球差異:鴿子常用於婚禮與情人節的象徵圖案。
3. 與愛情相關的神祇與神話人物
3.1 羅馬 / 希臘傳統
- 維納斯(Venus)/ 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愛、美與生育之女神。象徵包括玫瑰、鴿子與心形。
- 邱比特(Cupid)/ 厄洛斯(Eros):愛慾之神,常持弓箭。
- 希梅羅斯(Himeros):代表無法控制的慾望,常伴隨厄洛斯出現。
3.2 北歐神話
- 弗蕾亞(Freya):愛、美、生育與戰爭女神。據說她的淚水會變成黃金,象徵愛情的珍貴。她的戰車由貓拉動,象徵物包括隼或野豬。
- 意義:雖然與現代情人節無直接關聯,但弗蕾亞象徵浪漫與性愛,如同維納斯或阿佛洛狄忒。
3.3 印度神話
- 卡瑪(Kamadeva):愛、慾望與吸引之神。
- 象徵:甘蔗弓、花箭、乘坐鸚鵡。
- 傳說:射箭使神與人產生愛慾。
- 拉蒂(Rati):卡瑪的妻子,象徵激情與感官愛。
- 現代聯繫:印度情人節受到西方影響,卡瑪仍代表精神層面的愛。
3.4 中國傳統
- 牛郎與織女(Niulang & Zhinü):傳說中被銀河分隔的戀人,每年七夕得以相會,因此七夕被稱為「中國情人節」。
- 象徵:喜鵲(橋接戀人)、星星與銀河。
3.5 日本傳統
- 情人節以女性送巧克力給男性為主,是商業化影響下的現代習俗。
- 愛神:日本原生文化中並無具體化愛神,多受西方文化影響。
4. 全球現代情人節符號
| 符號 | 意義 | 地區/說明 |
|---|---|---|
| 心形 | 愛 | 全球 |
| 玫瑰 | 浪漫 | 全球,尤其西方國家 |
| 邱比特 | 愛慾 | 西方 |
| 巧克力 | 甜蜜與情感 | 全球,現代 |
| 情書 / 卡片 | 表達情感 | 全球 |
| 摺紙 / 小雕像 | 個人化愛意 | 日本及亞洲 |
| 紅包 | 幸運與情意 | 中國(與農曆新年習俗融合) |
5. 主要觀察
- 愛是普遍的,但表達方式不同:花、鴿子、糖果是全球常見,但花的種類、顏色或儀式隨文化而異。
- 神話根源豐富:維納斯、弗蕾亞、卡瑪、厄洛斯等愛神各有側重——美、生命力、慾望或浪漫情感。
- 現代商業化:如巧克力、賀卡、泰迪熊多為近代西方傳入的全球習俗。
- 天文與季節關聯:如魯培卡利亞或七夕等節日與星象、春季或生育有關,間接影響情人節符號。

在〈情人節符號與愛神的全球指南〉中有 0 則留言